top of page

習慣樂觀

  • Writer: Samantha Yung
    Samantha Yung
  • Jun 8, 2016
  • 1 min read

Updated: Jun 10, 2020

8.6.2016

晴報


研究顯示,樂觀與我們免疫系統的有效運作有關。因此,樂觀的人通常較健康和快樂。 樂觀更可以幫助預防抑鬱,以及一些嚴重的健康問題,例如心臟病等。

樂觀的思維亦與較佳的壓力處理、工作適應能力、家庭生活、婚姻滿意度,以及運動表現有正面關係。

正向心理學大師馬丁‧塞利曼博士認為,「樂觀」是一個對生活中不同事件的解釋方式。樂觀的人認為,失敗或逆境是由外在、暫時性和個別因素(例如當時的環境因素)所引起的。悲觀的人卻把挫折歸咎於內在、持久和普遍性的因素(例如個人問題)。

樂觀者可能把他們的升職失敗,歸咎於他不擅長的一個工作項目,令他不能夠好好發揮,又或者近期家裏的問題而影響了自己的表現等等。相反,悲觀者可能歸咎於自己的能力問題。

要加強樂觀思維,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,提醒自己悲觀的解釋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,多練習以樂觀的解釋取代,讓「樂觀」成為一種習慣。

(本欄逢周三刊登)

撰文: 翁婉雯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: 心晴百態

Recent Posts

See All
「疫」境中的小確幸

今天,你的生活中有甚麼值得欣賞和感恩呢?不妨試試抓緊生活中的小確幸,並細嚼當中的點滴,在「疫」境中尋回點點幸福感。

 
 
學習快樂

20.2.2020 晴報 你快樂嗎?想想甚麼會令你更快樂呢?一份好工?一個更體貼的伴侶?換一間更大的房子?買限量版手袋?生個小孩?減掉十磅?獲得上司嘉許?投資獲利?背痛消失? 正向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指出,我們快樂與否約一半是天生的,所以你會發現嬰兒的...

 
 
敬畏之療癒作用

4.12.2019 晴報 你有試過身處美國的大峽谷而被它的壯闊震懾嗎?又或是在黑夜舉頭觀星時,想到繁星與地球相距很多光年而被觸動落淚嗎?你曾經遠眺群山而沉醉於它的宏偉壯麗嗎?大自然的美景奇觀容易激發我們的敬畏(awe)之情。近年就有學者推論,大自然的部分療癒作用,乃來自我們...

 
 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