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生活中練習靜觀

  • Writer: Samantha Yung
    Samantha Yung
  • Apr 14, 2022
  • 1 min read

14.4.2022



很多人以為靜觀修習等於靜坐,又或者只是在靜態中進行。其實靜觀亦包括一些活動性的練習,例如靜觀瑜伽、伸展和步行等等,在每一個動作中保持着專注覺察,練習與身體重新連繫。


靜觀瑜伽與坊間瑜伽的主要分別在於過程中的覺察,我們學習如何好奇地覺察身體的感覺在每個動作中的變化,同時探索身體進入及停留在每一個瑜伽式子的感覺,以及身體當下的狀況和局限。


期間,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對身體的嚴苛批判,又或是看見自己慣性的比較、勉強、抗拒心、很快想要放棄等。我們從中學習尊重自己的身體和它給我們發出的信息,亦看見自己在練習過程中以至生活中的慣性反應。


除了透過一般正式的練習,如靜坐和伸展來培養覺察,學習靜觀亦包括把覺察帶進日常生活中,讓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、念念分明地生活。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練習靜觀,例如在走路、運動、進食、做家務,甚至在辦公室影印的時候,我們都可以在過程中保持着專注覺察,一心一用。


心不在焉的時候,可以停下來感受幾個呼吸,把心帶回當下。這樣你會發現每一刻的體驗都會變得更豐富。


靜觀,其實可以從走好每一步或喝好一口茶開始。


撰文: 翁婉雯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原文刊於晴報 欄名: 心晴百態 Source

Recent Posts

See All
靜觀修習的初心

7.8.2022 近年「靜觀」(Mindfulness)在香港愈來愈流行,參加靜觀工作坊或有實證支持的8周靜觀課程的朋友愈來愈多。參加原因表面上看似不同,但往往都有一個相同目的︰減少痛苦,活得輕鬆自在。 學習靜觀是體驗性的,非常着重練習,僅是理論上的認識並不足夠。很多學習靜...

 
 
修習靜觀 重新與身體連繫

2.1.2021 Photo by Mathilde Langevin on Unsplash 雖然靜觀覺察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,但學習靜觀的過程對很多朋友來說,卻有如學習一項全新技能般困難。其中一項很具挑戰性的練習,就是從慣性的思考模式回到純粹的感受模式。...

 
 
bottom of page